分类: 发布

27 篇文章

抓娃娃 | 披着喜剧外壳的恐怖内核,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前几天看了《抓娃娃》,电影讲述西红市富豪如何重开小号,穷养二儿子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式教育版的《楚门的世界》。 抓娃娃本指在娃娃机上氪金,直到抓到合适的娃娃。这对应影片中的父亲马成钢,在孩子教育上花钱安排一切,希望孩子考入清北管理系子承父业。 电影里,父亲马成钢的教育逻辑体现出控制型家长特征:为了不让孩子成为体育生,他伪造体检报告扼杀马继业的运动天赋…
论视监平行世界的自己后引发的后果
人总在面对诸多选择时感到焦虑,生怕走错道路,又好奇另一条路的风景。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选自特德姜的小说集《呼吸》。通过“棱镜”科幻设定,这本书将选择焦虑推向了极致。 故事中的“棱镜”设备让人们窥见自己在平行宇宙中的不同选择及其后果。 如果人能够看到未选择的路,是否真的会感到释然?还是更加焦虑?   1.棱镜 棱镜的理论基础源于量子力…
两百年前,司汤达笔下发射的子弹,正中当代人的眉心
致敬一切 敢于从泥潭挣扎向上爬的勇敢的灵魂和野心家。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30年发表的作品,它深刻地探讨了个人的野心与阶级斗争、爱情与道德的冲突。 于连,这个出身于法国乡村的青年,自童年起便憧憬上层阶级的生活。 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成为一名神父的随从,随后陷入了与市长夫人的地下情,逐步踏入他梦寐以求的上层社会。 书中的“红”象征着…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通过一个科学实验,探讨了智力提升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起初实验在小白鼠阿尔吉侬身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人类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于是,心地善良、学习意愿强的智力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 在进行智力手术前,查…
从《狩猎愉快》看蒸汽朋克,赛博狐妖,香港近代史与东方美学
我看的是《狩猎愉快》的电子书,篇幅不长,很快就读完了。 这本结合了聊斋志异,蒸汽朋克,机械狐妖,工业革命时期中国的殖民隐喻,以及各类东方科幻元素。 反正就是非常炫酷。据说这本还被爱死机翻拍了,是以动画的形式,画风比较像迪士尼版的花木兰。   1.《狩猎愉快》讲了啥 故事发生在类似古代中国的架空世界。主角小李是捕妖猎人的儿子,他跟随父亲一起…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自由、反战、博爱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在1969年举行了四天的音乐节的大型纪录片,曾荣获翌年的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在那个嬉皮当道,摇滚有理的年代,这一场高达四十万人参与的户外马拉松演唱会,汇集了当时最走红和最有影响力的流行乐团和个人轮番表演,台下尽情发挥无拘无束的时代气息。 **** 影片将持续四天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浓缩为三个半小时的乌托邦盛宴。20世纪60年代末…
火星特快|即便被迫赴死也要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从过去到现在,很多科幻作品都成为对现实生活的预言。之前也想象过仿生人与人共处的情境,但没想到会引发诸如电影中描述的那么多社会问题。我想这也是科幻的意义所在:对一些未发生的问题提供一个实验性的场域,以便于在未来灾难真正发生前,预测并最小化危机。   总结了一些《火星特快》中新奇的片段:   上传人类意识的合成体 男主卡洛斯是一个合…
看完 The Substance 的简短评价
国庆那天去看了The Substance(译为《某种物质》或《完美物质》),令人不适又悲伤。原本以为是有关gender inequality电影,没想到如此炸裂。不能说不好,但我的评价是不如《芭比》。 电影讲述了曾经红极一时的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无法面对自己老去的容颜,决定使用一种名为“完美物质”的黑市药物,透过注射药物的细胞复制物质,创造出更年轻…
趁生命气息逗留 | 来自远方,来自黄昏和清晨
“末日之后,人类灭绝,统领半个地球的AI弗洛斯特却想变成人。 它精通修辞语法,却读不懂一首最短的诗; 它分析一幅画的色彩、线条、风格,却猜不透画中少女的情绪; 它在晨昏分界处一遍遍观赏日出日落,却仍感受不到什么是美。 它孜孜不倦地学了亿万年,真正成为人时,只是感到无限的恐惧、寒冷。 他流下此生第一滴眼泪。” 《趁生命气息逗留》目前有两个版本的译文。…
一个短篇: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
《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选自厄休拉·勒古恩《寻获与失落》。 很久没有读到文笔那么细腻的科幻了,厄休拉·勒古恩的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她的笔触热衷于描述人心深处的变化,描摹那些根植于心底的广阔世界。 令人最动容的是结尾的描述:“欧斯登纳入了那恐惧,接受那里恐惧,继而超越了它。它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到了这异种生命手上,无条件地投降了,不留一丝邪念。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