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读到文笔那么细腻的科幻了,厄休拉·勒古恩的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她的笔触热衷于描述人心深处的变化,描摹那些根植于心底的广阔世界。
令人最动容的是结尾的描述:“欧斯登纳入了那恐惧,接受那里恐惧,继而超越了它。它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到了这异种生命手上,无条件地投降了,不留一丝邪念。他从他者那里学会了爱,也由此获得了全部的自我——但这并不符合理性的表达。
勘察队的人们在树下行走,穿过这广袤的生命群落,周身是如梦的静谧,森然的宁静,仿佛这一切与他们若即若离,而又并不在意。时间和距离都失去了意义。如果我们的世界够大,时间够多……这星球依然日夜交错,冬夏两季的风依然将细小的灰色花粉送过平静的海洋。”
在这篇中,我对感知者欧斯登印象最为深刻。欧斯登是一名感受能力超强的人,他能够感受到普通人无法感知的事物。例如,他能感受到一只白老鼠的性欲,一只被压扁蟑螂的痛苦,一只飞蛾知觉中的光和颜色。这种类似于“读心术”的能力固然吸引人,但也确实是痛苦的。
假设下一个人能感受到世间万物的任何情绪,种种负面的,每分每秒地接收那些:恨,悲伤,痛苦,自卑,嫉妒,狂怒。甚至属于植物的,正如书中描述的:外来者来到原始森林妄图霸占和殖民后属于植物的巨大恐惧。这一未知的恐惧彻底打垮了感知者欧斯登。
放在以前,欧斯登应对这些无厘头情绪的做法是同等的反击,即当他感知到他人的敌意时,他对对释放敌意的人回击同等的敌意与冷漠,由此来保护自己所受的伤害。这样的后果便是,勘察队里的人都讨厌欧斯登,因为他总是那样冷漠和傲慢。
但是最后,他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或者说包容了来自他者的负面情绪与抵触。当欧斯登的神经突触感受到成千上万个令人恼火崩溃的情绪后,他不再选择反抗,抑或与之纠缠不清,而是淡然接受这一切,甚至爱这一切。
而人生中的困顿与顿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许多的事是我们想不清的,有很多情绪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这一切失控的状态或许会使人崩溃。但追本溯源,是我们与这些情绪纠缠了,与之对抗了。如果以最后欧斯登的做法来看,或许我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进一步来说,可以将这些“未知的,不可控的恐惧”,想象成一个淘气的野孩子,他常常会来你家骚扰你,一开始你会觉得很烦,你越是骂他,他越是起劲。慢慢地,你好像摸清了他的套路,下一次他来时,你便不理他,他再怎么闹,你都无动于衷,只是接纳他,包容他的存在,对他不设防,亦不反击。渐渐地,他对你放下戒备,在你家也觉得无聊,便离开了。
只是上述我所类比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这篇中篇里勒古恩主要想描述的是自然万物的灵性:森林的呼吸,树木的恐惧,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信任。没错,依然回到了那个亘古的主题:爱可以冲破一切。
那么,比帝国还要辽阔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想,一是面对庞然的本能恐惧;二是不设防的,勇敢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