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范式下的解构者
“文化资本在暴力面前不过是精致的瓷器。” 起初,我以为申公豹是电影中的大反派,是他破坏哪吒与敖丙化人形,才引发后续的灾难。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申公豹形象愈加立体。他并非为了报复而屠城,而是智商在线、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角色。“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五年前的箭正中眉心。 申公豹的悲剧在于,他努力修炼千年,天天早起练功,卷过所有的阐教仙人,…
1857 字
|
7 分钟
抓娃娃 | 披着喜剧外壳的恐怖内核,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
前几天看了《抓娃娃》,电影讲述西红市富豪如何重开小号,穷养二儿子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式教育版的《楚门的世界》。 抓娃娃本指在娃娃机上氪金,直到抓到合适的娃娃。这对应影片中的父亲马成钢,在孩子教育上花钱安排一切,希望孩子考入清北管理系子承父业。 电影里,父亲马成钢的教育逻辑体现出控制型家长特征:为了不让孩子成为体育生,他伪造体检报告扼杀马继业的运动天赋…
1331 字
|
5 分钟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通过一个科学实验,探讨了智力提升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起初实验在小白鼠阿尔吉侬身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人类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于是,心地善良、学习意愿强的智力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 在进行智力手术前,查…
2898 字
|
11 分钟
看完 The Substance 的简短评价
国庆那天去看了The Substance(译为《某种物质》或《完美物质》),令人不适又悲伤。原本以为是有关gender inequality电影,没想到如此炸裂。不能说不好,但我的评价是不如《芭比》。 电影讲述了曾经红极一时的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无法面对自己老去的容颜,决定使用一种名为“完美物质”的黑市药物,透过注射药物的细胞复制物质,创造出更年轻…
1009 字
|
4 分钟
评分之外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文学欣赏不分好坏】 最近的感悟是,许多我觉得写得不错的书评分并不高,反而立意平庸、套路感强的书备受推崇。只能说,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说我偏好什么内容前,先说那些让我难以阅读的作品。我难以沉浸于对细微情绪抽丝剥茧的描摹,优柔寡断理不清剪还乱的叙事,比如日本文学。我始终认为,当人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并非沉溺,而是反抗…
1445 字
|
6 分钟
人造正义 | 算法面前,人人平等吗?
情节:在不久的将来,政府的目标是用人工智能软件取代法官,以期有效地实现司法系统的自动化和去政治化。著名法官卡门·科斯塔应邀对这一新程序进行评估。然而,当该软件的创建者被发现死亡时,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她将不得不与国家最高层的强大利益作斗争。 1.电车难题:公平还是效率 在影片中,森特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Alicia车祸身亡。…
1492 字
|
6 分钟
未来学大会 | 蓝色还是红色,真实还是幻象,痛苦还是狂乐
情节:伊扬•蒂赫去参加第八届未来学大会,讨论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难题,不料却误服致幻药物,穿越到一个未来幻象中。那里的人们消灭了贫穷与疾病,平安喜乐地生活着,可蒂赫却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01 致幻剂的过度利用 这本书里提到的“致幻剂”,跟《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里的“基皮”的概念相似。《仿生人》一书中的人物要调节情绪,可以…
1502 字
|
6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