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书评

14 篇文章

超光速时光机会终结历史和创伤吗?
"现如今,我们最好的望远镜能够看见130亿年前的过去。如果把这样一座望远镜绑在火箭上,以超光速发射到地球以外——并且令望远镜对准地球方向,那么你将看到人类的历史以逆时顺序在眼前展开。有关地球上一切往事的影像,像一个不断膨胀的光球,以地球为球心向四面八方绽放开来。你向太空里走多远,就能看到多久的过去。 在这里,你能看见查尔斯王子哭丧的脸,那是香港回归…
推荐读物 | 从集体记忆到历史叙事
1.悠悠岁月  安妮·埃尔诺 著 喜欢这种“无人称”自传叙述方式,仿佛看到跨越60年生机勃勃的法国。安妮埃尔诺保留了某种集体记忆,即通过个体的记忆反映时代的演变,并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集体记忆的确冲击力很大)。过去不属于自己,一切都会消失。但我们拥有对过去的感受和经验,这就足够了。 2.少年来了 韩江 著 韩江用多人称叙事法和非线性叙事记录那段历史…
商人,炼金术士与时间机器
不要为昨日的不幸叹息。过去已够不幸,不要再赔上今日的运道。       ———《羊皮卷》   读特德姜的《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时,总想起小时候睡前读的《一千零一夜》。 在《一千零一夜》里,有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惊险冒险,有辛巴达航海的奇幻旅程,还有神灯满足愿望的神奇经历。 那些故事是那样神秘和不可思议,令人向往。看似魔幻的故事背后,反映现…
论视监平行世界的自己后引发的后果
人总在面对诸多选择时感到焦虑,生怕走错道路,又好奇另一条路的风景。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选自特德姜的小说集《呼吸》。通过“棱镜”科幻设定,这本书将选择焦虑推向了极致。 故事中的“棱镜”设备让人们窥见自己在平行宇宙中的不同选择及其后果。 如果人能够看到未选择的路,是否真的会感到释然?还是更加焦虑?   1.棱镜 棱镜的理论基础源于量子力…
两百年前,司汤达笔下发射的子弹,正中当代人的眉心
致敬一切 敢于从泥潭挣扎向上爬的勇敢的灵魂和野心家。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30年发表的作品,它深刻地探讨了个人的野心与阶级斗争、爱情与道德的冲突。 于连,这个出身于法国乡村的青年,自童年起便憧憬上层阶级的生活。 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成为一名神父的随从,随后陷入了与市长夫人的地下情,逐步踏入他梦寐以求的上层社会。 书中的“红”象征着…
你用大火断送了整个世界的人,就只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早晨?
千古谜团终于解破,不容我们怀疑。 但……神啊! 宇宙间有亿万恒星,为什么你偏选上这颗? 你用大火断送了整个世界的人, 就只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早晨?   **** 《星》是亚瑟·查尔斯·克拉克于1956年写的作品,时至今日读依然感到悲壮不已。 彼时恒星已经化为灰烬。亿万年前,太阳成为夺命判官,果断地定了这族类的死罪。 未来天文学家兼神父前来…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通过一个科学实验,探讨了智力提升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起初实验在小白鼠阿尔吉侬身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人类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于是,心地善良、学习意愿强的智力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 在进行智力手术前,查…
有光吧!于是,便有了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最后的问题》是阿西莫夫在1956年写就的科幻短篇。 阿西莫夫用短短一万字将灭世和创世、神和熵、科学和宗教、人和机器、一刹和永恒等深邃的概念巧妙结合, 甚至还预言了量子计算机,芯片,戴森球,玻尔兹曼大脑,”翘曲空间“旅行。 全篇都围绕着同一个问题展开: 熵是否可以逆转? 首先,需要明晰”熵“为何物。 熵(entropy)…
趁生命气息逗留 | 来自远方,来自黄昏和清晨
“末日之后,人类灭绝,统领半个地球的AI弗洛斯特却想变成人。 它精通修辞语法,却读不懂一首最短的诗; 它分析一幅画的色彩、线条、风格,却猜不透画中少女的情绪; 它在晨昏分界处一遍遍观赏日出日落,却仍感受不到什么是美。 它孜孜不倦地学了亿万年,真正成为人时,只是感到无限的恐惧、寒冷。 他流下此生第一滴眼泪。” 《趁生命气息逗留》目前有两个版本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