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导演的新作。过去他的作品诸如《寄生虫》《雪国列车》,都在探讨阶级叙事,《米奇17号》(编号17)也不例外。不过《米奇17号》把太多元素放进来了,诸如克隆人,殖民隐喻,LGBT,异星生存,黑色幽默,阶层差异,外星生物,甚至还有拙劣的川普模仿秀。各个部分都很割裂,每个元素都没有说深说清楚。
论外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比不上《降临》;论克隆人伦理议题,其实跟《月球》差不多;论政治和阶层隐喻,表现过于直白和浮夸,没啥新意。论立意,不如他之前拍的《寄生虫》,更别提对比卓别林黑色幽默讽刺片了。
要说情节,怎么说部分有点抽象。米奇在地球上是个欠债的loser,无奈下加入星际殖民计划,任职“消耗体”,从此开启了日抛打工人的牛马生活。也就是说,每次死亡后,他都会被打印一遍,重新作为“实验品”在外星球上试毒。
某次,米奇17死里逃生,但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回基地后,他发现自己已被米奇18号取代。18号性情与17号全然不同,他果断强大,敢于挑战权威创死所有人。但两个“消耗体”显然违反了伦理规范,一开始他们自相残杀。在与女主3p后,他们同仇敌忾,共同打败了邪恶的指挥官,为人类与外星生物的和谐共生谋得了幸福。
最抽象的倒不是两个克隆人和女主的3p或者以doi姿势作为信号解锁拯救人类的剧情。而是前后人物性格,以及叙事的割裂感。前半段我以为电影将从克隆人伦理这个维度深入探讨,结合宇宙牛马人的生活与阶层分化隐喻,值得讨论的东西还蛮多。但电影在克隆伦理方面仅仅蜻蜓点水,后半段内容直接梦回《异形》和《风之谷》里的虫族,前后完全是两个故事。此外,在人物构造方面,女主前后转变太大,让人反应不过来;而男主17号几乎毫无成长路线,靠搞纯爱走上人生巅峰。当然,能看出导演想要讲好一个故事的雄心壮志,但那么多元素大杂烩不可避免地显得力不从心。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叙事结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这一点在写小说方面也适用。电影以倒叙展开,开头米奇17号被困在冰窖里,被虫族叼走后,故事戛然而止。之后平铺直叙描述米奇过去的经历。情节进展到他成为1号消耗体时,电影采用蒙太奇形式飞快展现从1号到17号米奇的失败人生,配上音乐和视觉效果,深化米奇胆小怕事的人物形象。中间零零碎碎的情节记不清了,抛开情节连贯度和人物刻画,整体逻辑清晰。
总的来说,米奇17号不算烂片,但也很难够得上佳作,或许定义为迎合某种政治正确的商业片比较合适。